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单位不批准员工辞职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4-11-12 14:18:15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2ArIjZAFN9eJHaoemiKHQ

案情简介

     2017年6月9日,张某入职某公司,双方签订合同期限为3年的书面劳动合同,张某的工作岗位是财务人员。2018年9月8日,张某以家中孩子无人照看为由,向公司提出书面辞职申请。因某公司不予办理离职手续,张某向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出申请,请求确认其与某公司的劳动关系于2019年10月7日解除并办理离职手续。

    某公司辩称,张某在工作期间经办了公司重大工程项目,离职未获公司董事会批准,且在完成工作交接和离任审计后,方可办理离职手续,因此张某应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仲裁院经审理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劳动者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其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张某工作是否交接完毕等情形不影响张某享有上述法律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如某公司认为张某确实存在工作未完成交接等情形,可以另案主张权利。仲裁院遂支持了张某的仲裁请求。

律师提示

    为维持企业的稳定有序运行,中小企业常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员工离职需由公司领导审批,员工未经公司批准不得擅自离职等内容。那么员工离职需要公司批准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员工在试用期内提前3天,试用期满转正后提前30天通知公司,即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员工提出辞职,无需任何合理合法的理由,仅需提前“通知”公司,无需公司“批准”。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是员工的法定权利,规章制度或合同约定中有限制辞职权利的内容均属无效,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留下员工继续工作。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专项培训的,可以约定服务期;员工离职时应按照约定履行工作交接义务等内容。但是,前述规定仍不影响员工辞职的法定权利,即员工仅需提前预告辞职就可以辞职,如因此违约或者造成用人单位损失,只能另案进行处理。

    因此,笔者建议,为维护公司管理秩序,可以设置员工离职的工作交接等流程,但应在员工辞职后30日内(或3日内)办理完毕。为防止员工不按约定办理离职的,可根据实际情况约定违约责任或计算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办法,以利于公司维权。银行账户出借人明知借用人从事违法犯罪行为,仍出借银行账户的,将构成共同犯罪。如明知借用人是失信被执行人,仍出借银行账户帮助其逃避法院执行,出借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如银行账出借人明知借用人转移犯罪所得,仍出借甚至收取费用的,出借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等等。

    综上,部分中小企业法律意识淡薄或受利益驱使,将银行账户出借给他人使用,不仅可能面临民事赔偿,对征信产生负面影响,还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 法务部)

                                              20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