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劳务知识

劳动合同纠纷案例

发布时间:2024-11-12 14:06:23

工作时间的标准及限制

【案例一】强行给员工“放假”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辞职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单位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环境和工作条件恶劣,存在安全隐患或漏洞,有可能给劳动者的安全带来威胁,或者劳动者的工作环境与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符,劳动者可以以此理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随意强行给员工“放假”或“停工”,无疑剥夺了劳动者的工作权利,让劳动者失去赖以工作的基本条件,因此可视为未提供劳动条件。

【案例二】超时加班违法自愿条款无效

沂水县某企业招用农民工,劳资双方在合同中约定,月工资800元,每天加班4小时,加班费另算。1个月后,职工们感觉太累了,纷纷要求不再加班。然而,厂方以有劳动合同约定为由不允许,声称不加班就要职工支付违约金。无奈之下,职工将厂方告上了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仲裁委经审理认为,《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8小时的工作制度,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候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该企业利用职工挣钱心切,不熟悉法律的弱点,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规定日加班时间4小时,比国家规定的特殊情况下的3小时还要多1小时,虽然是违法的,违反法律的合同是无效的,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效力。仲裁委遂裁决,超时加班的合同条款无效,厂方要严格执行8小时工作日。

                                                       (佑成 曲靖分公司)

                                                           2020.11.06.